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南宋画家马麟及其《梅竹图》

兰亭书童 2007-05-17 艺术市场 评论
         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家族延续数代都能以善画名世的并不太多,如果说起,大家都会提到元代的赵孟炬家及明代的文徵明家。特别是文徵明一家从他的儿子文彭、文嘉算起,至少至他们的玄孙文点、文侦,还都能以画享誉于清代康熙年间。
 
  从徵明而下,一百余年,六代擅画,自是盛事,足以夸耀于后世。但就整体绘画水平而言,宋代马远一族似更胜于文氏,祖孙五、六代,俱以高超的画艺历任皇家画院画师,查遍画史,可称是绝无仅有。

  这个绘画世家的传承是这样的:马贲,河中人,北宋宣和画院待绍,“工画花鸟、佛像、人物、山水,尤长于小景”。[1]其后人马兴祖,“绍兴间待诏,工花鸟杂画,高宗每获名踪卷轴多令辨验。”[2]擅画之外,还是个皇室古书画鉴定家。兴祖子马公显、马世荣,“俱善花禽、人物、山水,得自家传,绍兴间授承务郎,画院待诏,赐金带。”[3]世荣子马逵,“得家学之妙,画山水、人物、花果、禽鸟,疏渲极工,毛羽燥然,飞鸣生动之态逼真。”[4]马逵弟马远:“画山水、人物、花禽种种臻妙,院人中独步也,光、宁朝画院待诏。”[5]因为构图偏于一隅,被人戏呼为号“马一角”。马远子马麟,“能世家学,然不逮父,远爱其子,多于己画上题麟字,盖欲其章(彰)也,为画院候。”[6]

  在这几代人中,马远的名声最大,影响最广,流传作品也最多。其次便是他的儿子马麟了。至于马麟擅长的题材,各种史传并无记载,但从历代著录他流传的画目看,他擅画山水,有《高山流水图》[7]、《山水》四轴[8]、《西湖十景》册[9]等传世;又善人物、仕女,有《福禄寿图》[10]、《女诫》卷[11]、《美人扑蝶图》[12]等;又善楼台界画,如《亭台图》卷[13]、《黄鹤楼图》[14]等;更善花鸟走兽,有《桃花蛱蝶图》、《玉蝶梅花图》、《折枝木樨图》、《雪夜寒禽图》、《羊图》[15]等。

  而花鸟画中画得最多的是梅花。见于著录的有明无锡华氏真赏斋藏的晴、雨、雪、月《四梅》[16]、严嵩收藏的《梅花山茶》五轴[17]、《雪梅图》[18]及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层叠冰绡图》等。

  史传称马远因为挚爱其子,常常把自己的画题上马麟的款字,欲使儿子早日成名,可称是望子成龙的典型了。从目前存世的马麟作品来看,其风格有二类,一为拙笔粗重,山石用大斧劈皴者,画风确实与马远相近,如今藏上海博物馆的《楼台夜月图》、《郊原曳枝图》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芳春雨霁图》等,是否是马远为儿子代笔,不可确知;另一类用笔瘦劲,虽没有马远那样厚重浑拙,却另有一种潇洒流畅的风致,如藏于台北的《静听松风图》轴和藏于北京故宫的《层叠冰绡图》等,应是马麟的本家面目了。明人汪役玉著录马麟《高山流水图》这样记云:“此幅则为自款,作抚琴者于高山流水间,一松横偃,如虬龙盘空,笔意高古,奚必借重阿翁延誉耶?”[19]确实,从今见的《静听松风图》、《层叠冰绡图》、《绿橘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来看,马麟不只有极强的写实能力,画境也深静悠远,并不步趋其父,而是卓然成家的。所谓“画不逮父”,可能是尚未成熟的早年,故有父代子笔,拔苗助长的举动,这是可以理解的。

  马麟存世作品极少,各博物馆所藏不过十幅左右,且大多为团扇小品。但他并非不善大画,台北所藏《静听松风图》就是一幅绝佳的巨幅作品。他的小品也大多境界阔大、气宇不凡。如今现身的《梅竹图》就是一幅意境幽远的佳作。图为已故名画家、书画鉴藏家唐云所藏,画寒梅数枝,横斜劲挺,其间绿竹穿差,偃仰扶疏,顾盼生情。造型精准,设色明丽,笔法秀朗,虽然画面简单,但因为在疏密、错落、主宾诸方面经过十分经意的安排,故在在恰到好处,着墨不多而生机满幅。

  可见,马麟不仅有敏锐的观察把握自然美的能力,更有诗人般的取舍剪裁能力;他有精准的造型手段,不仅能恰到好处摹写对象的形质,更能生动地凸现其风姿神采,并且务求简炼而意趣自足。清初鉴藏家吴升、吴其贞这样描述马麟传世的几幅梅花:“勾染逼真”[20],“傅彩妍洁,落笔灵动”[21],“清瘦伶仃,有不胜雪压之状”[22],“清简之甚,意趣有余”[23],都可与这幅《梅竹图》相互印证。若拿今藏故宫博物院的马麟名作《层叠冰绡图》与之作比较,更可发现它们在构图、画法及精神气度上的相似之处。元明间一位无名氏有诗赞马麟曰“当时写姿妙绝品”[24],用妙绝之品来形容这幅《梅竹图》,同样不算过分。




注释:
[1]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三。
[2]、[3]、[4]、[5]夏文彦《图绘宝鉴》卷四。
[6]朱谋《画史会要》卷三。
[7]、[19]汪役玉《珊瑚网》名画卷十九。
[8]、[10]、[16]、[17]汪役玉《珊瑚网》名画卷二十三。
[9]高士奇《江村销夏录》卷三。
[11]孙承泽《庚子消夏录》卷八。
[12]汪役玉《珊瑚网》卷五。
[13]、[24]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画卷十四。
[14]、[18]厉鹗《南宋院画录》卷八。
[15]均见《南宋院画录》卷八。
[20]、[21]吴升《大观录》卷十四
[22]、[23]吴其贞《书画记》卷一、卷三。
[24]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画卷十四《马候蝶戏长春图美人扑蝶图合卷》题跋。

Tags:南宋   画家   梅竹图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