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民间工艺精品拍卖 长卷广绣画叫价2000万

兰亭书童 2008-02-28 艺术市场 评论
“我希望能有一个专门的广绣工艺美术展览馆,让更多的人认识广绣、了解广绣、热爱广绣,让广绣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能永远传承下去。”广绣大师陈少芳对记者说出了她心底的愿望。

  作为现代广绣的奠基人、广绣仅存于世的唯一一位国家级大师,陈少芳对广绣已经倾注了46年的心血。在绣架前飞针走线一丝不苟的她,在现实中却是一位和蔼可亲笑意盈盈的朴素老人,只是在言谈间,才能深深地感受到她对广绣的痴迷和对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担忧。


  国画系高材生改行搞刺绣


  从广雅中学、中南美专附中(广州美院附中前身)到广州美术学院,陈少芳是工艺界少有的受过完整学院训练的民间艺人。


  1954年在她初中快毕业时,著名画家杨之光到广雅中学为培养一批艺术人才选苗子。才能出众的陈少芳吸引了杨之光的注意,并建议她报考中南美专。陈少芳果然考入中南美专,之后又直升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等大师。


  196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的陈少芳被分配到了广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设计工作。“玉雕、牙雕、根雕等比较立体,没什么色彩,而广绣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它的艺术内涵和绘画比较接近,更能够发挥自己的艺术追求。”陈少芳全情投入到广绣艺术实践中,至今已有46个年头。


  去年,她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去年年底,她又荣获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绣)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发已斑白方拈绣花针


  1994年,退休后的陈少芳创办了私人性质的“广绣艺术研究所”。不过她却是在退休后才第一次真正拿起绣花针,“一拿起针,我就会绣了,一点也不觉得生疏。”


  在吸取传统广绣优秀技艺的基础上,陈少芳将中西绘画艺术原理运用到刺绣艺术中,创造出许多新的刺绣方法,如“竹叶针”、“个字针”、“短发针”等;同时她还突破了丝线色彩的限制,独创“丝线色彩构成法”,使丝线产生丰富的色彩丝光效果,创造独具一格的“陈氏广绣”。


  卖掉一幅作品哭了三天


  2004年,广东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举行,展出期间,还举办了一场工艺精品拍卖会。在这次拍卖会上,陈少芳的长卷广绣画《岭南锦绣》开出了2000万元的天价,尽管最终流拍,但却轰动一时。
  这幅长13.8米的《岭南锦绣》,是广绣历史上最长的花鸟绣画,也是陈少芳全家人花费十年时间绣制成功的作品,曾被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赞赏为“广绣的世纪之作”。


  “我们并不是真的想卖,只是主办方说拍不拍也要开个价,我们才试探性地开了一个价。”陈少芳的儿子谭展彬说。一次,他以100万港元的价格将作品《马到功成》卖出,回家才知道为了这幅画,母亲整整哭了3天。


  后来,陈少芳给家人开了一张单子,上面列了包括《岭南锦绣》、《邓小平像》、《蒙娜丽莎》在内的许多作品,她告诉家人:今后即使没有饭吃,这些作品也不准卖。


  大师逸事


  除夕夜被锁厂房找到灵感


  自从选择了与广绣结缘,陈少芳就倾情于对艺术创作的孜孜求索,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1981年年初,陈少芳正在设计创作广绣作品《晨曦》,为了使画面中孔雀的翅膀具有透视感,她的设计图改了一遍又一遍。那年的年三十晚,她还在设计室忘我地创作,工厂的大门都锁上了,她在里面却全然不知。后来她的丈夫着急地找到厂里来,才把她接回家过年。也正是在这个除夕之夜,她突然想到,太阳从地平面上升起,光线一定会透射过孔雀的羽翼。于是她一反常规地设计出了翼底比翼面光亮的孔雀图。1982年,她的这幅作品荣获了“全国工艺美术百花赛”金奖。


  抱着这样执著的态度,陈少芳创作出了一幅幅广袖精品:《晨曦》荣获1982年“全国工艺美术百花赛”金奖;《我爱小鸡群》获得1998年“广东省首届工艺美术名家名作展”金奖;《傲视群芳》于2006年代表广绣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人物简介:


  陈少芳:1938年生于广州,著名广绣工艺美术大师,荣获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绣)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同时也是广绣仅存于世的唯一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上世纪90年代,在广绣濒临失传之际,她筹建“广绣艺术研究所”,抢救、保护、创新、发展广绣技艺,在吸取传统广绣优秀技艺的基础上,加入了中西绘画艺术元素,独创“刺绣丝线色彩构成法”,并且创新了多种广绣针法和技艺,开创出独具一格的“陈氏广绣”,被誉为“现代广绣的奠基人”。

Tags:广绣   长卷   叫价   拍卖   民间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