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内蒙古黑城遗址揭开西夏国神秘面纱

兰亭书童 2010-09-14 热点透析 评论

内蒙古黑城遗址 资料图片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14日电(记者 吴国清、丁铭)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黑城遗址,虽然地处偏僻,但知名度颇高,因为这里曾是揭开古西夏国神秘面纱的地方。

    黑城是中国北方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古城,位于额济纳旗所在地达赖库布镇东南25公里处,至今古城遗址保存仍比较完整。

    从达赖库布镇出发,穿越纳林河,在约10余里外,就看到东岸的一片荒漠上,凸现一座城墙高耸的古城,城的西北隅可见高大的覆钵式白塔,傲立在压向城墙的沙丘和缥缈的浮云间,神秘莫测。

    据当地文化局人士介绍,黑城就是黑水城的意思,因附近的黑水而得名。这里曾是西夏王朝“黑山威福军司”所在地,元代设亦集乃路总管府,对黑城进行了增扩,西夏的黑山威福军城被迭压在了元代黑城的东北隅。这里曾是古代居延道路的交通要冲。

    这座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古城,历经千年沧桑,展现在记者眼前的仅剩下一座残破的遗址,沙丘已经逼近城墙,而且沙漠血口大张,大有要吞噬古城之势。黑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使神秘失踪了700多年的西夏王国重见天日,可不能让沙漠再将这段历史的见证尘封。

    记者眼前的黑城遗址为长方形,周长约1公里,东西长400多米,南北宽近400米,两墙中部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残高约9米。漫步城内,有的街道和主建筑依稀可辨;登上城头,放眼四周,干涸的古河道和农田的残貌轮廓依稀可见。

    黑城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公元1372年明朝大将冯胜攻破黑城,此后黑城便在尘封的历史里沉睡了数百年。1886年,俄国学者波塔宁在额济纳考察时发现了黑城遗址。

    近代西方“探险队”曾多次来此探宝,从这里掠夺了大量珍贵文物。1908年4月,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这里掘得大量西夏典籍,其中包括珍贵的汉文、夏文对照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及《音同》《文海》等古籍,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和掠夺行径轰动考古界和史学界。尤其是在出土的《番汉合时掌中珠》西夏文字典中,人们解读了西夏文。从此,消失了700多年的西夏王国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了。

   1 2 下一页  

Tags:西夏   内蒙古   遗址   面纱   揭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