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河北平山西汉墓葬发掘出象棋鼻祖(图)

兰亭书童 2010-09-08 热点透析 评论

    

    陶俑呈现古人玩六博棋时的情景

    事件

    平山西汉墓葬惊现六博棋

    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从今年5月中旬至今,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队在朔黄铁路平山县三汲站扩能改造工程工地展开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在铁路东侧一片500多米长、100多米宽的田野内,发掘出从战国至清代的100座墓葬,出土的唐代白瓷塔式罐等器物全国罕见。(详见本报7月15日A05版报道)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科研、论证等工作都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昨日,文物专家、考古队执行领队樊书海介绍,在对编号为M40号的一座西汉时期墓葬的发掘过程中,他们在一位男性尸骨的头部旁边,发现了六博棋棋子和博箸。“这是本次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樊书海说,“在此之前,我国曾经发现少量六博棋棋盘,六博棋棋子和博箸却极其少见。”

    解读

    六博棋春秋战国以前就有

    樊书海介绍,六博棋亦称博戏或陆博,出现在春秋战国以前,《楚辞·招魂》中记载了六博棋的形制和比赛方法:“蓖蔽象棋,有六簿些;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其中的“六簿”便是六博棋。

    六博棋由棋子、博箸、博局(棋盘)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因为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两队人马竞赛,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六博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置对方于死地。

    博具数量与此前发现不同

    樊书海介绍,经整理,这次发掘出土的棋子共10枚,长方形,骨质,酷似现代麻将中的白板,大小稍有差异,据不精确测量,尺寸为2.4×1.4×0.7厘米。博箸为竹质,共4根,尺寸为21.3×0.7×0.35厘米。出土时成堆放在一起,应是放在一个袋子中,但年代久远,袋子已经腐烂。伴随出土的还有一个铜制带钩,似应是用它将装博具的袋子挂在腰间,便于携带。“这次发掘出土的博具和以前的发现在数量上有所不同,个中缘由还有待探讨。”

 

 

   1 2 下一页  

Tags:平山   墓葬   鼻祖   河北   西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