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布依族古文字被发现 10部古籍晋升“国宝”

兰亭书童 2010-08-23 热点透析 评论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布依族形成自己的语系,但被公认为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上世纪50年代,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创立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国际音标音文字——布依文,并在一些布依族地区试点推行。后经1981年、1985年两次修订,终于形成了独立完善的文字,并在贵州布依族地区广泛推行“双语文”教学。随着荔波县十部布依族古籍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成功,布依族古文字被发现,并被国家文化部专家认定为中国具有自己民族文字的18个少数民族之一。

    前不久,布依族古文字调研座谈会在荔波县举行,贵州省布依族学会、贵州民族学院、贵州省政协文史委及荔波有关部门30余名专家学者研讨了布依族古文字发现的重要意义,并就抢救、保护和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10部布依文古籍晋升“国宝”

    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经国务院批准,荔波县档案馆选送的布依族傩书、经书《献酒备用》、《接书神庙》、《接魂大全》、《关煞向书注解》等10部布依文古籍先后入选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008年5月,贵州选送的古籍,有9部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有三本水族古籍由荔波县档案馆选送。荔波县档案馆是首批入选的51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唯一一家县级单位。荔波县档案馆副馆长姚秉烈在参加首届“国家珍贵古籍特展”时,发现确认的古壮族文字和荔波布依族傩书中的文字似乎很相似。

    “我们那里的东西是不是也是‘国宝’级的珍贵古籍呢?”回到荔波后,姚秉烈迅速向当地政府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引起高度重视。很快,以县政协文史委主任何羡坤、荔波布依协会副会长玉克均等为主要成员的申报工作小组,开始了对散存于民间的布依族傩书的征集工作。

    通过布依族研究学者和此次的征集工作,何羡坤发现,有很多荔波布依族的古文字,散存于本民族的经书、傩书手抄本当中。

    “布依族经书应用在布依族生产生活中,从起房盖屋、婚丧嫁娶、修桥补路到出行经商等,贯穿了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何羡坤在荔波生长,对布依族文化习俗情有独钟,还写有研究文章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刚出生时,书写命理八字;满月酒时,先生歌吟颂词;小孩落魂时,先生设坛喊魂;结婚喜事时,先生卜占吉日吉时;人老归天时,先生主持丧葬仪式,开路诵经,叙说亡人生前功德,引导亡灵升迁西天极乐世界;新房地基下脚时,新房大门朝向,都由先生测定,名为风水……”

    经过精心研究,何羡坤发现,在“做桥”活动中,先生使用的是布依文古籍,用布依本地话唱念,文字为布依族自创的古文字,很多剧目内容是荔波本土的布依民间故事,追述着布依族天地起源和人类产生的神话传说。“做桥”活动是指布依族男青年成长到18岁,要请先生做一次“桥”,就像汉族的成人礼一样,表示从此可以独立生活了。夫妻生第一个小孩时,又做一次“桥”,表示男人从此要承担起为家为妻子儿女遮风避雨的责任了。布依族古籍大致分为经书和傩书,均掌握在作为“坛主”的布依先生手中。据不完全统计,荔波县现存民间古籍5千多册,包括傩书3000册左右、经书2000册左右。何羡坤介绍,能够读懂布依文古籍的布依先生,目前还有翁昂乡何星辉、何凤阳、何如级,驾欧乡莫炳刚、莫仕均,洞塘乡姚意集和播尧乡王家声、王家义、王兴函、莫与坤、莫与勋、柏正才、吴锦先、韦仁礼、韦绍军、吴开美、吴祖江等。“我们请布依先生从这四本古籍中遴选,就有布依古文字近300字,而布依族经书与傩书数量,远远不止这些。”

    国家文化部文化司司长张旭高度评价说,“布依族古文字是这一次评审确认的一个新增加的少数民族文字品种,是这一次全国珍贵古籍名录评选中的一大亮点。”

 

   1 2 3 4 下一页  

Tags:布依族   古文字   国宝   晋升   古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