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宋代画家极其注重写生、观察,所谓“格物致知”,无论山水、人物、花鸟,必求逼真精工,形神皆备。而北宋末的徽宗赵佶虽政治上昏庸无能,亡国奇耻,但其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建树,却仍具有承上启下、开宗立派的历史意义。他亲掌翰林图画院,敕编《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著作,将画院置于其他各院(书、琴、棋等)之上,用科举方式选拔画家,于是书画家无不竭尽所能,精益求精,极一时之盛。尤其难得的是赵佶身体力行,留下不少精致的作品。 
    《桃鸠图》,纵26.1厘米,横28.5厘米,绢本设色册页,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图以“折枝”法画一枝桃花,上栖一鸠鸟。花枝勾勒精细,鸠的形象生动,羽翼开张,显得生机勃勃。笔墨设色上极富创意,枝叶以墨线勾勒,略加皴擦,而桃花则以色勾、染。鸠则融合勾、擦、染、点,尤具特色的是用生漆点睛,黑亮而富立体感,神采奕奕。鸠身以墨色为底,随类敷彩,难得的是他在北宋长期崇尚水墨的基础上大胆采用重色,如头、胸部在墨骨上罩染石绿色,使画面在典雅中透出浓艳。这种在花鸟画的局部罩染青绿重色的方法,有别于唐画的大青绿设色,或可谓之“小青绿”,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对于南宋花鸟画小品的兴盛无疑极具启迪意义。 
图右署“大观丁亥御笔”,时赵佶26岁。独特的“屈铁断金”的“瘦金体”,故此图被确认为赵佶手笔。款下有一押字,似“天”字,传为“天下一人”四字之合体。赵佶传世的画,有其亲手画而手书御制的,有手书签押的,有仅签一花押的,也有只钤印玺的。因赵佶亲掌图画院,不排斥画师画好了画,进呈御览,而赵佶手签一押,或钤印玺,以示已阅的可能性。故后人认为流传至今的赵佶的画很难辨别真假。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这些画确也显示了当时绘画的最高水准,足供后人领略北宋后期绘画的丰采。
- 上一篇:恬淡深邃秀润俊逸 晚清吴让之山水精品鉴赏
 - 下一篇:四川彭先诚师生展(图)
 
猜你喜欢
- 2007-08-03 赵佶《祥龙石图卷》细腻华贵
 - 2007-05-06 赵佶《雪江归棹图》
 
- 搜索
 - 
        
 
- 12-02德国的大师艺术
 - 12-02八大山人作品赏析
 - 12-02诗情画意李可染
 - 12-02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12-02米勒的写实世界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4-14王朔撰文忆亲家朱新建:曾因怕尴尬不想见他(图)
 - 03-3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何开鑫翰墨人生
 - 03-27邓化鸣携手梦晓为田子坊顾仁源画展作主持
 - 03-03走进周鹏飞的书画世界
 - 29711℃徐悲鸿生平
 - 12196℃陈德宏花鸟画作品欣赏(一)
 - 9462℃宋代名家山水画(一)
 - 9208℃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 7496℃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7127℃宋代名家山水画(二)
 - 6609℃宋美龄的山水画
 - 6541℃吴冠中水墨画欣赏
 - 6028℃宋代名家山水画(四)
 - 5981℃范曾白描人物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一)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二)
 - 05-27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三)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 03-08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 03-07唐寅山水作品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二)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