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富春山居图》系“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为无用禅师所作。它以水墨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峰峦冈阜、陂陀沙渚,林木葱郁,疏密有致,是黄公望水墨山水之巨作。明万历年间被焚成两段,前段又称《剩山图》,纵31.8、横51.4厘米,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新社发 摄
中新网杭州3月15日电(记者严格 赵晔娇)在14日“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及分藏海峡两岸的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吸引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本网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多年来力推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的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他表示浙江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期盼海峡两岸中国人都能一睹《富春山居图》合璧的真容。
在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说:“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传奇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晚年的代表作,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用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告诉记者,元代名家之作流传到今天已经是价值连城了,而且这幅画对中国后来的山水画发展影响非常大,同时,这张传世名画在问世后的600多年里发生的传奇故事,更赋予了它额外的价值和意义。
这幅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长50多厘米,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长600多厘米,原藏于北京故宫,1948年底与近百万件北京故宫文物一起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的命运,也是两岸同胞骨肉分离历史的折射。”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牵头力推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一张600多年传世名画,一段承载着太多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的国宝,如果哪一天能够跨越海峡实现圆合,那将是何等的盛事!”
合璧
杨建新告诉记者,当时浙江曾通过各种渠道和台湾沟通,希望两岸《富春山居图》能合璧展出,但没有得到反馈。“但那时候的两岸文化交流,远没有今天这样热络和频繁。”
在此期间两岸有识之士也开始关注此事,1999年7月“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圆合活动”在当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原创作地——风景秀丽的富春江畔举行,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孔仲起、台湾中华艺文交流协会会长史元钦、台湾著名国画家李奇茂等30多位海峡两岸著名书画家联手临摹了《富春山居图》长卷。
而此前1993年中秋之夜,上海电视台曾与台湾的“华视”联合举办中秋晚会,把这件传世名作采用现代技术,在电视屏幕上给拼接起来了。
2005年,《富春山居图》合璧一事出现转机。据杨建新透露,凤凰卫视刘长乐总裁曾几次到台湾努力促成这件事情,也得到了台湾方面的反馈:浙江省博物馆剩山图先去台湾展览,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无用师卷来大陆展览的事先不谈。
杨建新当时表态,希望实现两岸《富春山居图》的交流,有来有往。浙江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去台湾展览没有任何问题,但希望台湾方面承诺适当的时候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能赴大陆和浙江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
“但当时台湾方面连这样一个遥远的承诺都不愿意。”杨建新觉得交流应该是双向才能持久。
- 上一篇:水磨重建:水墨画 山水情
 - 下一篇:两岸正洽谈名画《富春山居图》在富阳合璧展出
 
猜你喜欢
- 2015-04-02 “潇洒桐庐杯”浙江省第七届“陆维钊奖”征稿
 - 2015-04-02 2015年度浙江省书协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实施细则
 - 2015-03-15 《富春山居图》登上邮票 名画邮票投资鉴赏
 - 2015-03-15 杭州秋拍卷土重来 数亿游资转战艺术品投资
 - 2015-03-13 罕见花蛤贝壳亮相浙江玉环
 - 2015-03-13 浙江民间典藏很惊艳
 - 2015-03-13 《富春山居图》前世今生 收藏者临终前说烧
 - 2015-03-12 张大千巨幅书画合璧神品现身拍场
 - 2015-03-12 《富春山居图》的传奇身世(图)
 - 2015-03-12 温州数亿游资转战艺术品投资
 
- 搜索
 - 
        
 
- 12-02德国的大师艺术
 - 12-02八大山人作品赏析
 - 12-02诗情画意李可染
 - 12-02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12-02米勒的写实世界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4-14王朔撰文忆亲家朱新建:曾因怕尴尬不想见他(图)
 - 03-3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何开鑫翰墨人生
 - 03-27邓化鸣携手梦晓为田子坊顾仁源画展作主持
 - 03-03走进周鹏飞的书画世界
 - 29711℃徐悲鸿生平
 - 12196℃陈德宏花鸟画作品欣赏(一)
 - 9462℃宋代名家山水画(一)
 - 9208℃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 7496℃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7127℃宋代名家山水画(二)
 - 6609℃宋美龄的山水画
 - 6541℃吴冠中水墨画欣赏
 - 6028℃宋代名家山水画(四)
 - 5981℃范曾白描人物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一)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二)
 - 05-27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三)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 03-08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 03-07唐寅山水作品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二)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