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篆刻 > 印学杂记 / 正文
黄秋实:从方寸之间到三尺讲台----刘银鹏篆刻
作者:黄秋实
我的老朋友,也是忘年之交的小朋友刘银鹏,近些年来可谓好戏连台,喜讯频传。继1998年他的篆刻作品在“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获奖之后,又连续两次荣获“黑龙江省文艺精品工程奖”,并先后被评为“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还两次荣获“西泠印社篆刻作品展”的优秀奖,被“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吸纳为社员,并应邀出席西泠印社百年社庆。2007年8月应邀出任“百年西泠•中国印”全国大型海选活动评委。2008年9月又应邀出任“百年西泠•西湖风”国际篆刻主题创作活动评委。更令人称道的是今年9月25日他的两件篆刻作品,应邀搭载神州七号陪伴三名宇航员遨游太空,完成太空飞行艺术之旅。我真为他的这些作为一般书法篆刻家难以企及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与骄傲。
坦诚的说,我熟悉银鹏还是从篆刻和书法教学开始。早在九十年代初期,我在省文联的岗位上分管书协工作,那时银鹏经常参加省里组织的一些书法、篆刻活动,在我的记忆里,当时他年纪既轻、人又娇小,但艺术水平很高。经常和省内一些篆刻作者出征全国各种篆刻大赛,并为黑龙江争得了不少荣誉。因此,刘银鹏的名字,在黑龙江的书法篆刻界引起了格外的关注与爱戴。
银鹏就学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国画系。1997年开始在哈尔滨老年人大学任教,十几年来,他带过近百个班级,有几千个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我当年的一些老同事、老领导,包括我的老伴都是他的学生,原省政协副主席李敏也曾在他的书法班学习过。我虽然没有直接聆听过他的讲课,但对他的为师、为教我还是有所了解。他是一位非常称职和负责任的教师,他广博的学识和传授能力一直受到学生们的好评。
银鹏的长项当然是篆刻,在篆刻当中又以细朱文印为擅长。他的细朱文印可以用篆法纯正、格调高古、精工完美来概括。人们常说文如其人,书如其人,其实篆刻也一样,印如其人。银鹏的印和他的人一样,娟秀、典雅、灵动,虽然是几个方方正正的字摆放在一起,并不显得呆滞、孤立。他的印整体上看疏密得宜、伸缩合度、错落有致、虚实相生,字与字相呼相应,似有灵性所在,这便是神韵相通。
篆刻者,乃先篆后刻。也就是说要完成一件作品必须先把字写好,然后用刀再镌刻出来。用银鹏自己的体会是:“篆刻是篆法、章法和刀法有机结合的艺术。篆书是篆刻的基础和关键。看印章艺术水平的高低,应先观其结字,然后观其刀法。”银鹏的字写得很好,这与他多年的书法教学不无关系,教学相长。前不久,他出版了一本《教您学行书》,从理论到创作,都非常精辟,这套老年大学教科书,是国内九大老年知名学府合力打造,邀请国内老年教材顶尖作者,编写的一部老年书法基础教材。由此,也可以对银鹏书法理论的功力窥之一斑了。
银鹏每件篆刻作品的章法,可以说都是经过细心揣摩和精心设计的,从来一丝不苟。在去年他曾答应给我治一方印,经过反复多次,几易其稿,今年才算完成。他的印结构严谨,疏密张弛有度,体现了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中和”之美。
银鹏在篆刻艺术上摸爬滚打20余年,镌刻出成千上万的作品,有不少印作已被国家和省一级博物馆、美术馆所收藏。还应邀为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以及奥运冠军治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正因为他在篆刻实践的多,刀法便能运用自如、游刃有余,刀笔交臻,熟中有生,深浅合度,气韵生动,妙不可言。银鹏的篆刻作品呈现给读者面前的是,稳健、精准、大胆,线条挺劲凝练,匀净圆润。欣赏银鹏的篆刻艺术,无疑是一种享受,毫不夸张的说,银鹏的篆刻艺术已达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杜鹃声声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当我结束这篇短文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一位身材瘦小的书法教师,正站在三尺讲台上,高声朗朗的传授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2009年新春的来临,龙江书坛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2008年12月17
- 上一篇:寿山石问答知识集锦
- 下一篇:山阴道上----王丹
猜你喜欢
- 2015-03-15 中国印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在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开幕
- 2015-03-13 金陵篆刻王刻章上万枚 50斤石头刻“印王”
- 2015-03-13 盘点方寸中的党旗
- 2015-02-10 81枚大佛印石背后:80后篆刻家的执着与责任
- 2015-02-02 谢纪元书法篆刻展在西安开展
- 2015-01-27 长三角三省一市十印社篆刻精品联展(合肥巡展)
- 2015-01-19 上海书法篆刻作品安徽展亮相合肥
- 2015-01-09 第二届中华妈祖文化全国书法篆刻大展入展名单
- 2015-01-04 枣庄篆刻家向万印楼捐赠作品
- 2015-01-04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征稿启事
- 搜索
-
- 01-28印泥的收藏和使用
- 08-15中国四大名砚简说
- 08-1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二十 许雄志
- 08-13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九 张弓者
- 08-08巴林石玛瑙冻的形成与保养知识
- 08-08端砚著名坑洞有哪些?
- 08-08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八 葛冰华
- 08-0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七 陈国斌
- 08-04端砚名家:陈洪新
- 08-04浅谈篆刻的运刀
- 6855℃篆刻常用章法要领
- 3061℃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一)
- 3032℃印章名称
- 2843℃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二)
- 2838℃民族精神的一种范式:金石精神——篆刻艺术意识形态论
- 2482℃篆刻工具
- 2277℃篆刻刀法
- 1506℃刘源篆刻作品选登
- 1459℃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 1426℃战国朱文官玺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