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宗白华的书法美学思想
宗白华是我国著名美学家。他“终生情笃于艺境之追求”[1] ,亦即探求艺术的美,是在中外艺术及中国艺术不同种类的比较中发现并关注书法的。也就是说,宗白华的书法研究,一开始就把书法作为一个重要而独特的 ......
2014-08-08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86 ℃ 0 -
书法美学中的“正”与“奇”
在书法美学范畴里,“正”与“奇”这一对概念,最为重要而不可忽视。 正与奇,始出于《老子 道德经》十六章,其中说:“以正治邦,以奇治兵”。“正”指“正中、平正、不偏不斜”,“奇”为异,是不群之谓。 ......
2014-08-05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102 ℃ 0 -
书法程式化探讨
“书法程式化”可以从四个层面上来加以分析探讨。
2014-08-05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65 ℃ 0
一、学习程式化
学习程式化有两种,一是过程程式化,二是对象程式化。过程程式化必须要有。众所周知,书法学习从临摹入手,非但如此,临摹也是有 ...... -
从“馆阁体”谈书法的学习和创作
“馆阁体”是流行于明清科举考场的书体,又称“干禄体”,前身是宋代的“院体”,渊源可追溯到异化的唐楷。馆阁文臣应诏撰写文章,士子科举考试博取功名,其书力求典雅工整,要求具备“乌、光、方”的三个特 ......
2014-08-05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77 ℃ 0 -
[唐]孙过庭·书谱序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义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义、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 ......
2014-08-01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57 ℃ 0 -
[唐]张怀瓘·书断
书断列传第一: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汲冢书、李斯、萧何、蔡邕、崔援、张芝、张昶、刘德升、师且官、梁鹄、左伯、胡昭、钟繇、钟会、韦诞。
2014-08-01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61 ℃ 0
古文:按古文者, ...... -
[唐]欧阳询·八诀
丶[点]如高峰之坠石。
2014-08-01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54 ℃ 0
L[竖弯钩]似长空之初月。
一[横]若千里之阵云。
丨[竖]如万岁之枯藤。
[斜钩]劲松倒折,落挂石崖。
?[横折钩]如万钧之弩发。
丿[撇]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
ㄟ[捺]一被常三过笔。
澄神静虑, ...... -
[唐]欧阳询·传授诀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思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均,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被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 ......
2014-08-01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133 ℃ 0 -
[唐]欧阳询·用笔论
有翰林善书大夫言于寮故无名公子曰:“自书契之兴,篆隶滋起,百家千体,纷杂不同。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惟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然去之数百年之内,无人拟者,盖与天挺之性,功力尚 ......
2014-08-01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66 ℃ 0 -
[唐]欧阳询·三十六法
排叠:字欲其排叠疏密停匀,不可或阔或狭,如“壽”、“藁”、“畫”、“竇”、“筆”、“麗”、“羸”、“爨”之字,“系”旁、“言”旁之类,《八诀》所谓“分间布白",又曰“调匀点画”是也。高宗《唱法》所谓 ......
2014-08-01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37 ℃ 0 -
张雨书法评述
张雨其书初学赵孟頫,入松雪之室。赵指导他学李邕《云麾将军碑》,得上疏汉密字形,笔法遂趋猛峭劲利,所书《台仙阁记卷》可见其踪迹。他去掉了赵书的雍容、平和,添之以神骏、清遒,其《九锁山诗楷书卷》 ......
2014-07-31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69 ℃ 0 -
线条之美:中国书法线条语言的审美解读
摘要:中国书法以线条作为艺术语言,通过线条的运动、组合与变化,展示其独特的个性和审美意蕴。中国书法的线条具有多方面的审美特性: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相比,书法线条无论其外在形态还是所呈现的形象 ......
2014-07-31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39 ℃ 0 -
关于书法产生和发展中的几点哲学思考
关于书法产生和发展中的几点哲学思考: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讲究文字书写和有杰出艺术成就的国家。中国书法最能表现东方文明的独特性和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说,一部中国书法史也是一 ......
2014-07-31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25 ℃ 0 -
对书法美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的思考
白砥,一九六五年生,浙江绍兴人,本名赵爱民。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一九九七年被评为全国书法十杰,一九九九年 ......
2014-07-31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29 ℃ 0 -
隶书的历史评价
隶书的出现是代表了一次承上启下的作用,隶书的出现则是今文字的开端,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它上承秦篆书,下启魏晋楷书的先河。无声的支援了两个时代,成为其中的重要过渡。
2014-07-28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432 ℃ 0
隶书分为有秦隶 ...... -
张雨的书法特色
张雨其书初学赵孟頫,入松雪之室。赵指导他学李邕《云麾将军碑》,得上疏汉密字形,笔法遂趋猛峭劲利,所书《台仙阁记卷》可见其踪迹。他去掉了赵书的雍容、平和,添之以神骏、清遒,其《九锁山诗楷书卷》 ......
2014-07-28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23 ℃ 0 -
郑板桥的书画艺术
封建社会中,士大夫自以为清高、坚贞、虚心,往往在画图中、题画诗中表露其意,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多方面因素,这些士大夫对人生的挫折、社会的不公往往多采取远离生活,逃避现实,隐遁山林,寄情于自然丘 ......
2014-07-28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41 ℃ 0 -
隶变的历史意义
“隶变”发生的意义是深远的,也是多方面的。隶书的产生不仅揭开了汉字发展的新篇章,而且也使书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隶书在形体、线条形象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丰富了书法造型功能,促进了书法 ......
2014-07-28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24 ℃ 0 -
大篆与石鼓文
大篆,从汉代以来,一般人都认为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时太史籀所造。如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班固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许慎也说:“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古文或异者, ......
2014-07-23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313 ℃ 0 -
金文经典作品研究介绍
篆书作为汉字早期字体的总称,涵盖了自商至秦一千多年出现的各种字体。篆书处于汉字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汉字正处于不断演进的状态中。从载体材料看,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皿、玉、石、竹简、木牍和丝织品 ......
2014-07-23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130 ℃ 0 -
篆书用笔法则探究
篆书是汉族文字最早的书体,可以说是一切书法之祖。自原始社会有文字时起直到秦代,各个时代的书体虽然也有或大或小的不同,基本上都是篆书。除了最初期的文字遗迹“甲骨文”很显然是以刀契刻之外,以后的书 ......
2014-07-23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118 ℃ 0 -
章祖安:书法美领悟之模糊篇
章祖安(1937-),一名章秋农。陆维钊弟子。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书法博士生导师,有古籍研究专著《周易占筮学》、《章祖安书法集》及古语言文学、书论文章多篇行世。
2014-07-22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53 ℃ 0
一 模糊反精到
美国控制专家查德(L . A. ...... -
章祖安:书法美领悟之虚无篇
二 虚无益充实
2014-07-22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37 ℃ 0
中国书法艺术的渊源必须从中华民族对“虚无”的追求中去寻得。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
可知之之谓神。”这是孟子模糊地区分的从实到虚的几个发展阶段。 ...... -
章祖安:书法美领悟之虚象篇
三 虚象斯无限
2014-07-22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56 ℃ 0
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颜渊赞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孔子称颜回 ...... -
章祖安:书法美领悟之课无以责有
四 课无以责有
2014-07-22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59 ℃ 0
书法家为什么特别需要学问与修养?这是多年来一直在议论的问题。上面的论述,差可作答。盖书法为虚无之象,虚无境界由无限充实升华而成,而所谓修养,正谓不断地充实自己。必至一定火候,方能发展 ......
- 搜索
-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03-04冯钟云:笔墨之中的灵韵与自由意志
- 03-02章庭钰——中国画坛十大巨擘献礼两会
- 02-10谭贵清——中国当代十大巨擘献礼全国两会
- 02-06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著录
- 02-06禅画与文人画的区别
- 02-06周昉《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孤本反映仕女形象特征
- 20930℃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0507℃书法与乐趣
- 9164℃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7849℃《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6523℃漫谈故宫藏晋唐宋元书法名画
- 6244℃楷书卢中南
- 5872℃书法(行草)歌
- 5647℃我国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 5571℃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5401℃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09-26苏州园林书法略说
- 09-24揭姓历代书家
- 09-21帖学五人谈
- 09-19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 09-19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 09-17现代书法今昔谈
- 09-13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