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历史原址浮出现代雕塑

兰亭书童 2006-06-26 画闻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花之韵”圆形或卵形,花蕊和叶片的想象,锐利的金属散发出柔和的韵味。


  如果说世博会是一种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工业化、科技化是世博会挥之不去的一种风采,那么,世博园区中的雕塑、环境装饰设计又该如何来与这种气质相协调呢?让我们从世博园区中心大楼的雕塑看起,听设计者著名油画家、环境设计家黄英浩先生向我们娓娓道来。

    表现原生态

    雕塑设计者黄英浩先生告诉我们,这批采用废弃的工业金属材料做成的雕塑,不是出于单纯的节约资源,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它具有深刻的历史含义。现今中国的工业、科技突飞猛进,也许很多人都已经忘了当初工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清醒过来,打破“闭关锁国”的枷锁,纷纷寻找强国之路。发展工业便是其中之一。如今,上海的这些老厂房和里边的设备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即使现在看来十分落后,却是我国工业起步、发展的见证。用这些废材料做成的雕塑,不是纯艺术,亦不是娱乐型的艺术,而是将工业与科技融合进去的艺术,因此雕塑造型不是最重要的,太多的装饰也没必要,以一种朴素的、原生态的表现形式去反映雕塑的内在精神才是最重要的。这些保留了历史痕迹的艺术品,不仅仅代表着上海也代表着当时全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当昔日曾在这些厂房里工作过的人在留有他们足迹的雕塑前驻足观看时,心中是否会升起一股缅怀情思?

    突显时尚感

    不同时代的雕塑作品多少总会不由自主地带有每一个时代的痕迹,那么,处于飞速发展时代中的这一届世博会,其中的雕塑又该怎样来彰显这么一种现代的时代感?黄英浩先生告诉我们,对这方面的考虑首先体现在雕塑材质的选取上,采用原地旧厂房、工业区现成的工业材料、部件,不仅是出于保留原物、突显历史感的考虑,更是由于这些材质的选用理念完全与现代雕塑艺术的元素吻合,可以说,“是大胆而时尚的”。这也体现了设计者对主题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创作意图:每件雕塑品不仅包含让国人倍感亲切的历史感,更是融合了现代国际语言,反映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倾向。尝试性地选用工业材料,抽象具象艺术元素修饰的双管齐下,只缘为了能在世博会这样一个国际大舞台上给观众更大、更自由的审美空间。置身世博园区,这些新颖的雕塑是传递艺术之美、汇聚世博精神的大使;放眼园区之外,这些兼备历史感、时代感、使命感的雕塑作品突出城市地标的意识,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更是体现了城市雕塑的本质意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工业时代的“维纳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旋”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桩与砧”由船厂缆桩和印染厂铁砧合璧构成,印记中国工业文明的起源和成长,桩与砧,意蕴深远,形态和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轮的组合”采用象征工业的齿轮拼合而成,运用三维空间造型,形成一道跨越时空的视觉景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组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轮与回”三维空间表达一种对时间的图析和理解,一段历史或历史的某个瞬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粼光”无数个圆形的变异。纷繁的组构,弧形线条的穿插,如同水面的粼光,呈现出闪烁无定的场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中国椅”由工业管道构成。雕塑形态取自中国椅造型之神髓,象征2010世博会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撑

Tags:原址   浮出   雕塑   历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