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周恩来蜡像亮相 老同志重回梅园新村话当年

兰亭书童 2006-05-08 画闻 评论
       今年是中共中央代表团进驻南京暨中央南京局成立60周年,也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30周年。昨天,由南京市委宣传部、统战部、台湾工作办公室、党史工作办公室和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展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原中共中央南京局四位老同志应邀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展,跟市民们一起深情缅怀了那段难忘的历史。

  纪念馆负责人告诉记者,二楼陈列馆首次亮相的一尊周恩来蜡像,是按周恩来当年在梅园新村办公时的老照片复原的。记者看到,白色的门窗、古朴的民国建筑,周总理坐在一张藤椅上,面露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吸引了很多市民和游客驻足欣赏,大家都抢着跟有“中国美男子”之称的周总理合影。同时,以高科技电脑抠像技术做成的长达4分钟的幻影成像,首次将“南京和谈”这一历史事件的场景“复活”了,成为展览又一个新看点。此外,展览的第四部分“宁台情结,共同愿望”也是新增加的。在参观展览的人群中,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很引人注目,他们就是原中共中央南京局的同志,当年在梅园新村工作时,陈浩是外事组工作人员,张颖是新华社特派记者,杨兆麟是新闻组编辑,李晨是南京局群众工作委员青年组工作人员。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是86岁的陈浩,最小的杨兆麟也83岁了。“跟过去简直一模一样,这里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杨兆麟老人站在曾经工作过的房间里感叹道,久久不愿离去。杨兆麟回忆说:“我的新闻‘处女作’就是报道周总理最后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当时我写完稿子送给周总理审,心里很担心能否通过,10分钟后周总理的秘书通知我说‘小杨,通过了,赶紧发稿’。我开心坏了,小跑着到隔壁的二楼去给延安总社发电报。”后来,他细看稿子才发现周总理把全篇所有的错误标点都重新圈点了一遍,“周总理工作太认真了,一丝不苟,这就是言传身教啊!”

Tags:梅园   周恩来   老同志   蜡像   重回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