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篆刻 > 印学杂记 / 正文

刘再兵的篆刻艺术-苏大椿

兰亭书童 2013-10-30 印学杂记 评论

 

刘再兵的篆刻艺术-苏大椿
作者:刘再兵

     说起再兵的篆刻艺术那要追述到80年代中后期,1987年,我受聘为一个书法班教学,班上一共有30来人,大多数是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的学生,班上只有再兵最小,正在上中学。我在授完书法课之余,为他们讲授了篆刻的源流、秦汉印风格、西泠八家流派等等,并传授怎样治印?怎样写印搞?怎样上石?以及刀法的运用,再兵是最感兴趣的一个,从那时起,他便一发不可收拾,以临习秦汉印为日课,经常利用晚上骑自行车到家里来虚心讨教,进步神速。

     再兵的篆刻可谓取法高古,有很深厚的秦汉印功底,并将秦汉印的字形结构、古人的审美情趣悉心掌握,为己而化之;对明清的篆刻也努力学之,特别对赵叔孺、王福庵用工最勤;对现代陈巨来、徐无闻的篆刻也细心揣摩,多有心得。其作品以秦汉印为源头,以“赵、王”为依托,走“陈、徐”清新典雅的道路,逐步形成了精工、典雅、简洁、劲健的风格。

     观其作品,不管是朱文还是白文,再兵从不求奇、求怪,追求时尚,而是以自然而为之,以平淡而对之。在古人的作品中寻求自我,找到自我。正如先师徐无闻诗曰:“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使通神。坡公此语真三昧,不创新时自创新”。在印面的设计上,他尽量做到“仔细”、想的“周到”,对文字的组合进行反复推敲,使其达到妥帖而整饬;在文字的使用上,从不随心杜撰,而是查阅工具书,找出出处,有理有据,做到严谨;再用刀上,冲切游刃有余,显示了对度的把握,使整个印面充满活力,线条干净而有张力。

     篆刻这门艺术,在古人看来,乃“雕虫小技”,大丈夫不为。而就是这门“雕虫小技”,使多少文人雅士孜孜追求,代代传承。传承着中国的古老文化,传承着中国文人对中国书画表现的完美追求。就是这代代追求,才使“雕虫小技”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今天绽放出它奇特的光芒。

 

刘再兵的篆刻艺术-苏大椿


 

 

Tags:篆刻   苏大   艺术   刘再兵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