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正文

驰骋帖学的大将——张照行书七绝诗轴

shxw 2007-10-19 书法入门 评论

    有清以来,统治者清醒地认识到骑在马背上可以驰骋纵横,拓疆扩域,但只用兵戈是难以征服天下人的思想的,于是他们不遗余力地提倡奖掖汉族文化艺术,以笼络汉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特别是在康、乾盛世时,将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董其昌、赵松雪推到了前台,把他们的书法奉为至尊。因而,一批追随帖学的书家蜂拥而至,趋之若鹜,驰骋书坛。张照就是在这场铺天盖地、沸沸扬扬的帖学书风中杀出的一员颇负盛名的书法家。张照为官狷介耿直,一生所任官职颇多,终因遭他人诬陷而险些丢了脑袋。后来虽被赦免,但一直不被重用。幸好他写得一手酷似董其昌的字,方有用武之地。(因为当时康熙、雍正、乾隆诸帝皆酷爱董其昌书风)。据记载,乾隆初年的“御书”匾额和书画题跋多出自张照之手。乾隆曾感喟:“照虽不醇,而资学明敏,书法精工,为海内所共雅,瑜瑕不掩,其文采风流不当泯灭也。”(《清史稿》)

    纵观书史,酒与书法似乎是一对孪生姊妹。酒不仅能使人消愁解闷,更能让人激昂兴奋。书家往往借酒劲来抒发自己的情愫,让心中之郁结、快慰、想象等在短时间内毫不掩饰地倾泄于墨象之中,流淌于寸纸之上。张长史醉中以头濡墨,大书特书,留下了神逸莫测、变化多端的草书佳作;狂僧怀素也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他以最随意、最狂放的创作方式在中国书法史上竖起了一块“醉里得真如”的浪漫主义丰碑;书圣王羲之也是在酒酣意足之时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张照亦好饮酒,每饮必酣,且喜酒后挥毫泼墨,姿态可掬,神情若狂,此时书作有若神助,风采动人。难怪尊碑抑帖的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道:“国朝之帖学,荟萃于得天(张照)、石庵(刘墉)”。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这件张照行书七绝诗(如图),系纸本立轴,规格为纵108.6厘米,横56.7厘米, 从此件书作不难看出,张照书法远宗颜、米,近师赵、董,有着天骨开张,气魄浑厚的独特魅力。他的行书不仅布白疏朗闲逸,结体峭劲险绝,而且醇厚敦朴的笔致,也令人扼腕叹服。现镶嵌在岳阳楼二楼壁上的《岳阳楼记》为张照的精彩之作:流利劲挺、和谐完美,令人留连钦服。张照的《岳阳楼记》面世后,人们竞相模仿,甚至出现了让人啧啧称奇之事:清道光年间,张照书丹的《岳阳楼记》雕屏,被人所仿制而将真屏盗走,后真屏失而复得。因此,岳阳楼上现有真假两块雕屏。于此,可见张照书法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

    张照(1691~1745年),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上海松江人。乾隆时大书法家,常为乾隆代笔,擅长行楷书。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等。从事大清会典纂修,后因失职下狱。乾隆七年复任刑部尚书,后在父丧途中病逝,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号文敏。性地高明,深通释典,诗多禅语。书法初从董其昌入手,继乃出入赵、颜、米诸家。擅画兰,间写墨梅,疏花细蕊,极其秀雅。著有《天瓶斋书画题跋》、《得天居士集》、《宝禊轩诗文集》、《昭代尺牍小传》、《书画纪略》、《国(清)朝书识》、《桐阴论画》、《海上墨林》、《画传编韵》、《清画家诗史》、《清朝书人辑略》,刻有《天瓶斋帖》。

释文: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常梦采华芝。西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崇阳寻旧师。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