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孟小冬老生扮相
张大千生平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尤其是京剧十分酷爱。他认为京剧艺术与绘画艺术有许多相通之处。张大千晚年说他少年时登过台,既演过旧剧,也演过新剧,现在老了,剃胡子演戏当然不干,但是还有一出戏可唱,不但不必剃胡子,还可以戴眼镜,原来他要演《春香闹学》的陈最良。当他居台北云和大厦时期,曾经在家里拍过戏照,由哈元章、崔富芝帮他们扮戏,大千化装陈最良,夫人徐雯波扮春香,居然似模似样。
一九二九年五月,张大千在北京经友人介绍结识颇有诗书雅怀的京剧须生泰斗余叔岩,两人一见如故,结为莫逆。他们常常在一起吃饭,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春华楼。而每一次去,张大千和余叔岩几乎不用点菜,全由菜馆掌柜白永吉张罗,对白永吉的菜色张大千赞为“要得”,而余叔岩也称为“行”。当时北京人有“唱不过余叔岩,画不过张大千,吃不过白永吉”的说法,说的正是三个人的绝活。
余叔岩的得意女弟子孟小冬,先凄恻于与梅兰芳的悲欢离合(梅氏实际是纳她为第三房妾),后委身于海上闻人杜月笙的金屋藏娇(第五房小妾),但以她的才艺,尤其是继承余叔岩的真正衣钵,应该自有公论。晚年课帐收徒,对于余派艺术的传播,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她在港期间,虽早已息影氍毹,但应张大千之请,仍会在寓所清唱,并由王瑞芝操琴。一九六七年九月,孟小冬由港赴台定居,她在台十年,深居简出;不接受电视、广播访问,不录音、也未演出,虽然也有少数票友登门请益,在她家内清唱;她偶尔也加以指点,但谈不上授徒。据杜月笙之子杜维善说:“孟小冬性格比较孤傲,晚年在香港、台湾的时候,她始终不唱,连清唱都不唱,最后一次清唱是在香港给张大千唱的,因为张大千喜欢听她的戏,这是面子很大的事情。我太太有一次问孟小冬:‘您还预不预备唱啊?’孟小冬回答一句:‘胡琴呢?’是啊,没有胡琴你怎么唱,给她拉胡琴的最后一个人是王瑞芝,他也去世了。”
相关报道:
·京剧演员盛装走红毯 "国之新秀"看京剧未来
·名家亮绝招新秀飙高音 上海京剧院中秋专场火爆
·长安大戏院重张15周年 将奉上京剧“满汉全席”
·现代京剧《红灯记》复排:送给老辈艺术家的礼物
·全球华人京剧演唱会中秋夜登陆长安大剧院
·梅葆玖再收徒 京剧市场化需要国家供"养料"
·梅葆玖山东再收徒 京剧市场化需要国家供"养料"
·成角儿,不是京剧演员唯一出路
·传统京剧渐入"偶像时代" 俊男美女推动审美变革
·“程派”名家吕洋京剧专场9月开演
张大千有赠孟小冬荷花通景联屏,款称其为“小冬大家”,这不是因为孟小冬亦擅书画,也非孟小冬是女伶老生魁首,而是尊重孟小冬之意。古时尊称女子为“大家”(即“大姑”)。这里张大千喻孟小冬得余叔岩嫡传,比拟续写汉书的班昭之谓也。张大千后又为其画一幅六尺观世音菩萨,孟小冬告知沈苇窗说:“我这小庙哪里容得了这尊大佛呀!”。大千说:“论平剧艺术,她是大殿,决非小庙,至于比喻我为大佛,那就太抬举我了!”。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六日,一代名伶香消玉殒。许多人,尤其嗜好余派的戏迷,非常惋惜;甚至有人以为余派从此“绝响”了。名流雅士、学生民众数千人,前往灵前追悼行礼。古今艺人,受此荣宠者,恐仅一人而己。她遗骨埋葬于她生前自己挑选的台北山佳佛教公墓,墓碑上书:“杜母孟太夫人墓”,是张大千所题。
张大千晚年定居台北,他和台湾著名京剧名伶郭小庄女士结成了忘年交。一九七九年,在张大千等人的大力支持下,二十九岁的郭小庄组织了“雅音小集”剧团,打出了“新派京剧”的旗号,在台湾剧坛上引起了轰动。“雅音小集”,即由张大千命名及题字。郭小庄对京剧表演艺术那种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尤为张大千所赞赏。他还特意为郭小庄绘制了一件荷花旗袍以示鼓励。黄天才先生说:“大千生前,从来不在熟朋友面前讳言他对郭小庄的‘偏心’疼爱。记得,有这么一次,大千嘱人从台北打电话给我,说郭小庄要唱戏,新制的戏服需要上好的纺绸做水袖,大千托我到东京‘钟纺’(Kanebo)总公司去买两段白纺绸……还一再叮咛:‘要弹性好的,可以抖得开的,不可太厚,也不可太薄,你要抖一抖试试……’”。
张大千有诗《赠郭小庄》云:“月晓风清露尚寒,罗衣微怯倚栏杆。郑家婢子轻相比,艳极何曾作态酸。”诗后有小注说:“郭小庄是名伶,青衣花旦,武打均工。(这个批注是为百年以后的读者所写)”可见大千居士对郭小庄评价之高,期望之殷。一九八三年元月二日,郭小庄获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在领奖时,她激动地说:“我是将张大千先生对我的要求,当作人生奋斗的座右铭。”
言犹在耳,大千居士却于一九八三年四月二日病逝。十六日在台北第一殡仪馆举行家祭、公祭。丧礼结束后,灵骨坛安厝在摩耶精舍后院的“梅丘”石碑下。黄天才先生看到在他身侧不远处的郭小庄,双膝一跪,俯伏在地上低声饮泣。小庄身躯瘦弱,全身素服,跪伏在地上更见得娇小,想到大千生前对她的百般疼爱呵护,小庄对大千的逝去,自然是伤心欲绝的。之后小庄更写了《生离竟成永诀———忆我永远唤不回的张伯伯》一文,以示哀悼。
相关报道:
·京剧演员盛装走红毯 "国之新秀"看京剧未来
·“国之新秀”看京剧未来 37名京剧演员盛装走红毯
·名家亮绝招新秀飙高音 上海京剧院中秋专场火爆
·长安大戏院重张15周年 将奉上京剧“满汉全席”
·现代京剧《红灯记》复排:送给老辈艺术家的礼物
·全球华人京剧演唱会中秋夜登陆长安大剧院
·梅葆玖再收徒 京剧市场化需要国家供"养料"
·梅葆玖山东再收徒 京剧市场化需要国家供"养料"
·成角儿,不是京剧演员唯一出路
·传统京剧渐入"偶像时代" 俊男美女推动审美变革
·“程派”名家吕洋京剧专场9月开演
猜你喜欢
- 2015-03-13 张大千收藏中心正向国内转移
- 2015-03-13 特色拍品展现书画魅力 理脉络发现投资价值
- 2015-03-12 张大千绢本泼彩"灵岩山色"亮相保利
- 2015-03-12 张大千《仕女》海外归来 在蓉叫卖80万元
- 2015-03-12 张大千画作回流国内
- 2015-03-12 张大千日常家居食谱将拍卖 已收藏40余年
- 2015-03-12 估价2000万 张大千《蜀山春晓》将拍卖
- 2015-03-12 《嘉耦图》以1.9亿港元刷新张大千作品纪录
- 2015-03-12 北京保利15期书画精品拍卖力推张大千
- 2015-03-12 张大千《荷塘月色》领衔保利精拍
- 搜索
-
- 03-18铁杆球迷“趣评”足球改革方案
- 03-18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03-18古董镜头 发烧新宠 2010年10
- 03-17从配角到藏市宠儿 茶器——品茗千年雅韵
- 03-17跟风暴涨之后 黄龙玉近期短炒行情正在降温
- 03-17厦门最大水晶石:重达200多斤 开价130万
- 03-17藏市“黑马”将军罐 青花将军罐收藏价值高
- 03-17端砚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 媲美鸡血石及田黄
- 03-17古砚身价风生水起 2010年09月
- 03-17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1342℃密云57座古墓被盗掘一空 19万平米古墓发掘完毕
- 551℃仿清早期若深珍藏款盖盅鉴赏
- 341℃长江石价格炒高喊价300万 上千人江边淘宝
- 330℃国内元青花拍卖不温不火
- 319℃“瓷片族”工地捡瓷 提醒瓷片收藏要有主题
- 300℃战国刀币
- 221℃中国龙大银章发布会北京举行 图
- 210℃80后90后藏家怀旧 收藏变形金刚游戏卡
- 197℃奥运钞疯涨500倍 纪念币没这么火
- 197℃买茅台股票真的不如买茅台酒吗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