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未见真 焉知假

兰亭书童 2007-07-16 收藏资讯 评论
         在《水浒》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那就是“真假李逵”。在古玩鉴定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收藏者由于没有看到过真东西,往往成了“打眼”、“交学费”的“专业户”。因此有人说:“没有接触过真的,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手里的是假货。”这话虽然说得有点绝对,但却能提醒收藏者把握真品的重要性。

  在阅读有关古玩鉴赏方面的书籍时,常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例如针对古陶瓷鉴定的方法,书上说要看器型、看胎釉、看装饰、看工艺、掂轻重、听声音等。器型、釉色、装饰等能够通过图片看个大概,但对胎质的粗细、松紧,对釉的滋润、宝光,对器物的轻重和叩击发出的声音等,不接触实物,不用手去试一试,是无法得到感性认识的。所谓永乐瓷轻、宣德瓷重,康熙瓷重、雍正瓷轻,这是鉴定家通过对无数实物做对比得出的结论。


  我国著名的陶瓷鉴定家耿宝昌先生从青少年时就在古玩店当学徒,待成为著名陶瓷鉴定家时,所过手的陶瓷器达数百万件。他像识字一样,一点一点地积累起丰富的鉴定知识,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鉴赏水平,由外行变成了内行,最终成为专业人士。


  那么,很难看到真古玩的一般收藏者怎么办呢?笔者认为,多去博物馆、文物商店和拍卖会预展以及与藏友交流等等,是一条可以实践的路子。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在脑子里贮存真品的信息多了,赝品就很难混进你的收藏柜了。

Tags:未见   焉知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