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风情万种的团扇

兰亭书童 2007-06-01 收藏资讯 评论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清秋夜半,深闺女子执一把精致的团扇,与牛郎织女同病相怜,不由得轻叹韶华易逝,红颜易老。

    团扇,也称“纨扇”、“宫扇”,因形似圆月,且宫中多用之,故以此为名。从历代散见的咏扇的诗赋散文来看,团扇盛行于西汉至宋代的1000多年间,宋代以后又与折扇并驾齐驱,深受妃嫔仕女、文人雅士的喜爱,小小的团扇曾流传了数不清的风流俊雅之事。西汉成帝的妃嫔班婕妤写过一首有名的《怨歌行》:“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自此“秋扇见捐”便成为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意象。此后,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作《团扇歌》:“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清代孔尚任《桃花扇·眠香》则有:“小生带有一宫扇一柄,就题赠香君,永为订盟之物吧。”


    古代团扇大多制作精美、装饰华丽、精巧雅致,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团扇的边框及柄以竹制居多,也有象牙之类,扇面则多用洁白的丝绢,上画山水楼台、草虫花鸟等,也有绣人物、佛像的。团扇的形状以圆似明月的居多,但其他形状的也不少,如六角形、八角形、瓜棱形、蕉叶形、梧桐叶形等等,其中海棠形、马蹄形、梅花形,是除圆形之外较常见的。四川及苏杭的团扇,制作最精、历史也最悠久。明代谢肇制《五杂俎·物部四》说:“蜀扇每岁进御,馈遗不下百余万,以上宫中用,每柄率值黄金一两。”


    团扇因不易保存,流传下来的成扇极为少见。在收藏市场及拍卖场上出现的团扇多为近现代的作品,其中一些精品颇受藏家欢迎,如2005年中国嘉德秋拍上,一件齐白石创作于1924年的《山水小景》团扇曾拍得79.2万元的高价,是估价的2倍多。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保利本年度春拍上,也将有数十把团扇与藏家见面。这些团扇是沪上包氏所藏,多为民国旧物,如钱慧安《献寿图》团扇、朱梅村《沧江泊舟》团扇等。包氏为丝绸织绣专家,收藏甚丰,眼光独到。此批团扇不仅书画隽雅,扇框和扇柄也多细致精美,纯美术与工艺美术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


    民国以前的团扇流传下来的十分稀少,也很少在拍场露面。去年北京匡时秋拍曾有一件19世纪宫廷象牙团扇拍得19.8万元。这把团扇与常见的用丝绢做扇面的团扇有所不同,它是以51块象牙薄片镂空精雕,并由一细长的象牙篾丝贯穿而成,庄重典雅,古色古香,是清后期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牙作之广东籍牙匠所出的精品。而在即将举槌的北京匡时春季拍卖中,也有一件估价50万至70万元的宫扇付拍。这件清乾隆象牙嵌百宝凤凰牡丹图宫扇是乾隆时期广州工匠向朝廷进献的寿礼。扇面呈圆腰芭蕉形,用厚不足1毫米的象牙丝编织成蒲纹锦地,上嵌牡丹花及凤凰。扇面中心嵌棕竹柄梁,镶有铜镀金錾蝴蝶纹护顶,柄梁嵌雕玛瑙蝙蝠,二龙戏珠翡翠护托。扇边包镶玳瑁框,嵌红宝石珠,画珐琅把柄,并系有三色丝穗。此扇面章法极精,将编织与浮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制作精细,孔缝均匀,花卉色调清新,富丽华贵,想必会赢得不少买家的赏识。

Tags:团扇   风情万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