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李笠:收藏圈的人脉经

兰亭书童 2014-05-15 书坛快报 评论

  每个进入收藏圈的企业家,都会有意无意地移用自己的商业之道。对于有的人来说,能够经营好自己的收藏人脉圈,并在其中游刃有余,也是乐趣的来源之一。

  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李笠,经过八年时间,不仅拥有了数亿元的中国近现代书画藏品,还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藏家行家人脉圈,成为他屡屡在拍卖会上大施拳脚的法宝。不过向来走捷径也是双刃剑,李笠一直坚守的原则是,只要他信任的某位圈中专家持争议的作品,他就会无条件放弃,无论诱惑有多大。

  由百货业到收藏圈

  “我的经商意识可能是受父母影响,他们都是做百货的。”李笠16岁时进入青岛百货总公司工作,25岁时就成为集团最年轻的经理。但在1992年,李笠还是离开了国营企业下海经营娱乐业,之后又做过房地产等行业,这期间他还曾涉足银行承兑,据他说有时一天就能赚几十万元。

  李笠进入艺术品行业则是因为2005年在青岛举办了一些当地画家的笔会,这也完全是机缘巧合。“一个做企业的朋友跟画家很熟悉,偶然跟我提到想办一个笔会,大家互相拿点钱,把画家凑齐了,那时我还对书画没有什么兴趣,对参加笔会的画家也谁都不认识。”就是因为这次笔会,李笠开始对书画艺术品萌生了兴趣。

  2006年时,一起办笔会的朋友要去北京参加拍卖会,李笠也很感兴趣就一同前往。在荣宝的春拍上,看到朋友出手买东西,李笠也动了心,拍下了史国良画的一幅《朋友》。

  刚进入艺术品市场时,他两眼一抹黑,想买画家的作品,又不知道真伪,于是他就找了一个“窍门”,只买那些拍卖图录中注明经画家本人鉴定为真迹的作品,那时他的想法是只要买到真的就行。李笠买了一批黄永玉、范曾、史国良、何家英等当代书画家的作品,后来证明买的东西都对。

  “和我山东人的性格有关,喜欢交朋友,但我做事情又非常谨慎,打听了很长时间,圈里谁最权威大家都知道,我就想方设法直接走个捷径找到他们。”随着李笠认识的圈内行家藏家们越来越多,他的收藏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收藏体系也由当代书画转为近现代书画。

Tags:人脉   收藏   李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